ARTICLE

Volume 1,Issue 6

Cite this article
4
Download
19
Citations
78
Views
20 July 2025

基于“金融-技术-能源”耦合协调度的长江经济带碳达峰路径研究

甜 张1 小雅 徐1 翰芳 李1
Show Less
1 湖北工业大学 理学院, 中国
ASDS 2025 , 1(5), 45–50; https://doi.org/10.61369/ASDS.2025050009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以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碳排放与金融、技术、能源各个系统的整体与内部关系,考虑到11个省市的现有协调程度差异较大,故根据耦合协调度利用K-means 聚类对长江经济带进行了分类,依据各类别现有的协调发展水平设定相对应的政策干预情景。随后将灰色预测模型和二元回归模型相结合作为碳排放的预测模型,以此来预测在基准情景和政策干预两种情景下的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各自的碳达峰情况。实证结果表明:从政策干预的效果来看,相较于基准情景,政策干预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达峰情况来看,本文将11个省市的达峰情况分成了四类,其中第四类(两种情景下均无法在2035年碳达峰)城市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绿色金融转型、技术改革和能源产业优化的政策。

Keywords
碳达峰
耦合协调度模型
灰色预测模型
情景分析
References

[1]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 Energy Balance flows and the 2006 IPCC Guidelines.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EB/OL].
 [3] 李培林.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18-01-22(001).
 [4] 余碧莹,赵光普,安润颖等.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排放路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7-24.
 [5] 张保留,吕连宏,吴静等.农村居民生活碳达峰路径及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21(5):1-14.
 [6] 王雪同,鲁垠涛,姚宏,等.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碳达峰预测研究[J].生态经济,2025,41(06):34-40+53.
 [7] 梁力军,马梦泽,冯江林.基于STIRPAT模型的山地城市碳达峰预测与实证:以重庆市数据为例[J/OL].环境科学,1-14.
 [8] 杨青,江宇航,吴婵媛,等.基于CNN–LSTM–Attention的中国省域交通运输业碳达峰预测研究[J/OL].安全与环境学报,1-12.
 [9] 王诚,王晓娟.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测度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2,38(17):82-85.
 [10] 李在军,尹上岗,姜友雪等.长三角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异速关系及形成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06):1507-1523.
 [11] 邹秀清,杨林茵,孙学成,等.长三角城市群碳达峰水平测度、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OL].软科学,1-14.
 [12] 刘合林,徐颖,唐永伟,等.长江经济带省级行政单元碳达峰的多情景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5,34(03):467-478.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