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6
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研究
将我国影子银行分为金融机构类影子银行和民间融资类影子银行,对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资金借贷成本和通货膨胀变动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影子银行的短期性波动会引起这些变量的过度反应,除了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外,对其它变量的影响都存在时间长短不一的时滞,影子银行的影响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可控性,需要监管机构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与引导。
[1] Barth JR,Li T,Shi W,Xu P .China’s shadow banking sector beneficial or harmful
to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 Policy, 2015,7(4):421-445.
[2] 陈剑 , 张晓龙.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
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12,(8):66-72.
[3] 樊晓静,龙建成,张雄.影子银行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3(5):88-95.
[4] 李从文. 中国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调控—基于时变Copula动态相关性分析[J]. 南开
经济研究, 2015,(5):40-58.
[5] S Claessens,Z Pozsar,L Ratnovski,M Singh,Shadow Banking: Economics and
Policy[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2, 12(12).
[6] 李媛,解凤敏.影子银行体系下货币政策传导渗漏与扭曲效应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14,(S1):28-32.
[7] 刘荣茂,蒋怡.影子银行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4,(9):98-100.
[8] 王森, 周茜茜.影子银行、信用创造与我国货币传导机制[J]. 经济问
题,2015,(2) :48-68.
[9] 胡志鹏. 影子银行对中国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J].世界经济,2016, 39(1):152-170.
[10] 李存 , 杨大光.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6,
(7):88-92.
[11] Li T.Shadow banking in China: expanding scale, evolving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 Policy , 2014,6(3):198-211.
[12] 裴平 . 中国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及其规模测算[J]. 经济管理,2014,(3):9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