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8
“土木工程+AI”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创新策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AI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改革的新契机。在此背景下,如何更为有效地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困扰高校教师的教学难题之一。对此,本文首先就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以及现状进行简要说明,之后针对性地提出人工智能视域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策略,希望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1]田俊,商艳,高慧.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7):141-143.
[2]秦凤艳,杨富莲,葛清蕴,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23(01):41-42+34.
[3]戈海玉,赵宏.地方应用型综合类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皖西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321-323.
[4]潘玲珑.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技工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应用研究[J].福建建材,2025,(03):123-126.
[5]李光平,王莉,赵晓文,等.基于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安徽建筑,2025,32(02):113-115.DOI:10.16330/j.cnki.1007-7359.2025.2.35.
[6]杨建功,路维,王邵臻,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5,8(04):4-6.
[7]李瑾杨,杨建功,石晓娟,等.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5,8(04):112-114.
[8]张安琪.AI助混凝土200年不开裂[N].南京日报,2024-12-24(A03).
[9]林沛元,黄林冲,马保松,等.“土木工程+AI”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高教学刊,2024,10(35):17-22+28.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35.004.
[10]贾晨,邵永松.AI赋能的递进式土木工程创新教育模式探索[C]//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广州大学.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8届(ISSF-202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