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8
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体系协同建设路径研究
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环节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以往由于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三者“各自为政”,缺乏深度合作和密切交流,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断层、课程内容重复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可能对人才培养的连贯性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可能让效果大打折扣,难以满足产业链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层次化、系统化的培养需求。基于此,本文在简要阐述当前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致力于提出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体系协同建设的有效路径,以期能打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通道,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为推动行业发展、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保障。
[1]田茂松.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6):178-179.
[2]何立志,杨树雄.中高职建筑施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协同性验证[J].经贸实践,2017(22):53-56.
[3]龙育才,郭广军,陈育新,等.核心贯通、能力协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17(6):220-221.
[4]梁慧.广西中高职邮轮乘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研究[J].成才之路,2025(1):77-80.
[5]柏雪飞,付磊.计算机应用专业中高职衔接递进式课程体系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5,41(1):190-192.
[6]王红燕.基于PGSD能力分析的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D].江西:南昌大学,2024.
[7]罗晓妍.高职空中乘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J].林区教学,2024(3):53-56.
[8]罗春萍,沈淑敏,冯娟,等.制药专业现代学徒制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化工管理,2024(34):42-46.
[9]鲁熠轩.能力本位视域下的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策略研究--以浙江商贸学校3+2模式为例[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9.
[10]陈惠静,林家铸.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索[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3(7):14-18.
[11]黄超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J].汽车实用技术,2023,48(18):149-152.
[12]吕长征,梁启兴,陈歆羡.中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策略[J].玻璃搪瓷与眼镜,2024,52(3):11-16.
[13]滕忠萍.基于中高职衔接的幼儿保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广西教育,2023(14):103-107,112.
[14]刘妍君,周旺.基于"OBE-CDIO"的中高职衔接计算机应用专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24(16):128-130.
[15]茅蓉.现代职教体系视阈下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探索——以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合作项目为例[J].西部旅游,2023(13):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