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3
Fall 2025
“双碳”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碳素养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碳排放”、“碳足迹”等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中国在2020年明确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该目标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碳素养培养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本文从“双碳”领域的特殊要求出发,论述大学生碳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基于低碳知识、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三个维度,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四大主体共同参与的碳素养培养体系,并针对性地提出针对性地提出创新课程设计、搭建多元实践平台、实施多维动态评价、强化多方协同机制的实现路径,旨在为适应“双碳”环境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理论与实践参考。
[1]赖德胜 ,王嫣 .“双碳”目标下绿色发展的就业效应——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的实证分析 [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4,52(03):80-95.
[2]黄占斌 ,梁军平 ,马妍 .碳达峰碳中和导论 [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4.
[3]Linkedin.Global green skills report 2024[EB/OL].
[4]杨东杰 ,王英国 ,吴双 .“双碳”背景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 [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5,25(02):55-61.
[5]Linkedin.Global green skills report 2022[EB/OL].
[6]刘晓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逻辑进路及其现实启示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4,23(03):55-61.
[7]李正 ,马宏伟 ,戴青云 ,等 .新工科如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J].高教探索 ,2025,(02):5-16.
[8]陈超凡 ,周丽群 ,周杰 .系统观念下高校服务“双碳”目标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J].广西社会科学 ,2024,(02):154-163.
[9]岳利萍 ,杨欣怡 .双碳目标约束下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研究 [J].中国经济问题 ,2024,(05):119-134.
[10]陶然 .绿色金融驱动绿色技术创新的机理、实践与优化研究——基于“政、企、学、金”协同发展视角 [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1,(12):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