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3,Issue 5

Cite this article
11
Citations
37
Views
20 April 2025

“六力”协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价值、机理与路径研究

悠 刘1
Show Less
1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六力”即“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六力”协同发展,既是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建设标准,又是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基本要素,也是教育强国的鲜明特色与发展路径。

Keywords
教育强国六力
思政
人才
科技
References

[1]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N].人民日报,2024-09-11(01).
 [2] 李忠军.不断增强思政引领力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10):10-16.
 [3] 贯彻落实学位法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24,(10):1.
 [4] 潘海生,张玉凤.扎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12):15-17.
 [5] 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10):3-9.
 [6] 陈至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J].求是,2008,(03):8-12.
 [7] 胡洪彬.教育强国建设中思政引领力的生成机理与集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4,(12):51-57.
 [8]《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
 [9]《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七卷第 455 页
[11] 张应强,冯建军,文雯,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性内涵、方法体系与实践路径(笔谈)[J].现代教育管理,2024,(10):1-18.
 [12] 阙明坤,余蕊.系统论视域下教育强国“六力”的学理阐释与提升策略[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43(03):146-158.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