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3,Issue 5

Cite this article
11
Citations
41
Views
20 April 2025

缅甸语中动词范畴化为类别词的途径和机制

坤原 李1
Show Less
1 云南民族大学, 中国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本文探讨了缅甸语中动词如何通过特定途径和机制转化为类别词。通过分析缅甸语中的类别词现象,本文指出动词和类别词的同形现象普遍存在,并强调了原生类别词的作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动词范畴化为类别词的途径,包括语法转喻、类推和隐喻等机制,揭示了这些机制在语言演变中的重要性。研究表明,缅甸语动词通过象似性原则、语义虚化和语言经济原则等机制,逐步演变为类别词,从而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也为理解汉藏语系语言的共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Keywords
缅甸语
类别词
范畴化
语法转喻
类推
References

[1] 王寅.像似性十辩——体认语言学的像似观新解[J].当代外语研究,2019,(01):57-66.
 [2] 张姜知.“来”的语法化过程的语义关联顺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6-18. 
[3] 周媛.汉语词义的虚化及虚化特质考论[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05):92-94.
 [4] 陈满华.惠特尼和叶斯柏森的语言经济思想——兼谈语言经济原则的产生及其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7(04):113-121.
 [5] 王桂荣.浅析语言的经济原则[J].经济视野,2014,0(13):418.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