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9
Fall 2024
数字时代劳动者离线休息权保障探究
数字时代背景下,劳动者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今年两会上关于“离线休息权”入法的提案已经立案,“隐形加班”认定标准也写入了两高报告,引发了学者们的热烈探讨,而这项惠及广大劳动者的举措如何实施落地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在引入离线休息权制度时,首先应对其概念进行明晰,另外,离线休息权的确立方式、权利内容及救济机制等方面也需要在法律层面进行规范。基于此,对“离线休息权”立法涉及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1] 王健.必要的消失:论劳动者的离线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6).
[2] 王利明.和而不同: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的规则界分和适用[J].法学评论,2021(02).
[3] 谢智菲.信息化办公时代劳动者的离线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0(02).
[4] 周湖勇,钱伟:互联网时代劳动者离线权保障探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5] 张伟栋,柏瑞儿·哈尔.欧盟工作时间规制的历史发展与法律构造[J].经济社会体制比 较,2021(01).
[6] 葛家欣.数字时代的劳动者离线权保障:欧盟经验与中国路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22(05).
[7] 朱晓峰.数字时代离线权民法保护的解释路径[J].环球法律评论,2023(03).
[8] 周湖勇.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机制构建的新思考[J].政法论丛,2017(05).
[9] 谢增毅.离线权的法律属性与规则建构[J].政治与法律,2022(11).
[10] 汤晓莹.算法技术带来的劳动者隐私风险及制度因应[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