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2,Issue 7

Cite this article
27
Citations
81
Views
28 February 2025

德阳市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少飞 马1 诗韵 熊1 翰成 蒲1 欢 苗1
Show Less
1 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中国
SDME 2025 , 2(4), 22–24; https://doi.org/10.61369/SDME.2025040033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近些年,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德阳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涵盖了重要历史事件遗址、革命人物故居与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多种类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这些资源,不仅能丰富现有的教育资源,也能不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所以,高校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深度发掘德阳市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意蕴,并采取有效对策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对此,本文首先阐述德阳市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价值,接着提出行之有效的运用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Keywords
德阳市
红色文化资源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References

[1]刘芳丽.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实现路径[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1,31(05):82-85.
 [2]陈志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形象教学思维的转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42(03):151-154.
 [3]张淑东,匡静.新时代井冈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4,43(02):33-36.
 [4]徐功献.中国红色文化百年变革求真的历史演进与传承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1,(03):15-22.
 [5]杨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对策——以广西玉林市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2,14(02):12-18.DOI:10.13585/j.cnki.gxfdyxk.2022.02.003.
 [6]李艳馨,王怡亮.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24,(02):77-82.
 [7]刘春玲,刘兆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探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5(03):6-9+27.
 [8]陈铭彬,王炜.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04):171-176.
 [9]石瑾,张妍,单丽.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29):9-10.DOI:10.16871/j.cnki.kjwhb.2018.10.004.
 [10]朱芸莹.传承、融合与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新西部,2023,(02):144-146.
 [11]把安丹,尹成超.以文化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百色学院学报,2024,37(06):125-131.DOI:10.16726/j.cnki.bsxb.2024.06.006.
 [12]张钟艺.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01):19-27.DOI:10.13710/j.cnki.cn14-1294/g.2022.01.004.
 [13]宋丽丽,金玟,赵玉尔,等.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中国军转民,2024,(18):202-204.
 [14]程珂.高校校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世纪桥,2011,(13):49-51.DOI:10.16654/j.cnki.cn23-1464/d.2011.13.023.
 [15]崔玉静.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时代教育前沿,2024,6(2):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