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7
人工智能技术对化工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改变的思考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化工行业的面貌,也为化工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变革契机。本文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其对化工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化工专业学生培养模式调整策略,旨在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跨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化工专业人才,以满足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1] Schweidtmann A. M., Esche E., Fischer A., et al. Machine learning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 perspective [J]. Chem. Ing. Tech. 2021, 93: 2029-2039.
[2]徐敏,王丽卫,辛念,等.新型抗生素筛选的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24(7).DOI:10.3969/j.issn.1001-8689.2024.07.007.
[3] 王振波.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化学小分子生成方法研究 [D]. 北京工业大学,2024, 000137.
[4]王可欣.制造业智能化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2.
[5]李琴,何鹏飞,李群松,等.人工智能时代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 2024, 50(10):72-75.
[6] 王强 .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中VR技术的实践 [J]. 化工管理,2024, (06): 022.
[7] 李晋 .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J]. 教育与职业,2012, (11): 158-160.
[8] 周宇 .跨学科融合:地方高校教学团队构建的逻辑与路径 [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 38 (05): 51-56.
[9] 吉远辉,苏隽奕,李弋,等.人工智能背景下化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J]. 化工高等教育,2024, 41 (03): 9-13.
[10] 郭兵,张海玲,张大富,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 21 (09): 54-55.
[11] 禹晓梅,黄佳佳,刘咏,等.化工专业教育新质发展形势下国际研究生培养路径研究 [J]. 河南化工,2024, 41 (11): 65-66.
[12] 葛亚明,苗志怀,薛睿,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实验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 40 (12): 212-215.
[13] 汪洋 .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探讨——评《个性化教育论》 [J]. 中国教育学刊,2023, (04): 114.
[14] 杨红琳 .当代化工安全技术智能化发展趋势思考——评《化工安全技术》[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2, 32 (01): 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