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9
数智化背景下基于教学七要素的雷达专业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针对雷达专业教学“重技能、轻思政”的短板,本文结合数智化技术,基于教学七要素(学生、课程、方法、反馈、教师、目的、环境),探讨雷达专业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为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雷达领域人才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为工科院校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
[1]段佳锐,李战奎.数智技术赋能“大思政课”:价值旨归、现实症候与实践路径[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2(02):85-92.
[2]张瑞涛.“大思政课”视域下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理与路[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4(05):103-110.
[3]常彩霞.数智化赋能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审视及推进策略[J].青少年法治教育,2024(08):18-20.
[4]彭庆红.善用数字技术建好“大思政课”[J].中国高等教育,2024(09):49-54.
[5]蒋家胜.“大思政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理念、问题与方案[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4,(02):87-94.
[6]刘朝晖.数智时代“大思政课”空间建构的基本逻辑、关键问题与实践进路[J].教育科学研究,2024(09):13-18.
[7]王志挺,林建辉.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主旨、重点与路径[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05):58-61+72.
[8]王迎新,王丹.建构沉浸式“大思政课”的理论观照与实践策略[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3,38(04):85-93.
[9]李孔文.七要素说:李秉德教学论的核心思想[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05):59-63.
[10]舒俊.教学七要素视域下“大思政课”建设论要[J].教育探索,2024,(1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