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14 June 2025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动画艺术教育中的融入研究

丁 李1 春苗 郭1 根 曲1
Show Less
1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中国
RTED 2025 , 1(7), 40–42; https://doi.org/10.61369/RTED.2025070043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之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入的不仅仅是校园文化建设、各类课余活动等,在专业教育中的融创实践也值得我们深入探索。本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动画艺术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创新教育内容,并且培养大学生形成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更推动当代动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就此提出几点可行且有效的实践策略,希望能够为更多教育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Keywords
非物质文化遗产
动画艺术教育
融创机制
实践策略
References

[1] 柴晶,庄园,蔡伟.智能移动终端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设计探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漆艺文化”微课为例[J].新美域,2023,(05):150-152.
 [2] 赵博文,李克军.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体系构建的逻辑机理与创新实践[J].贵州民族研究,2023,44(01):215-221.
 [3] 梁进宇,陈良喜.技艺传承与高职专业教育的协同创新策略研究——以广东“大吴泥塑”技艺传承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5):8-11.
 [4] 孙耶宾.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探析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乡土音乐文化的传承[J].艺术评鉴,2020,(04):98-102.
 [5] 张娟.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晋中学院祁太秧歌赏析为例[J].戏剧之家,2020,(03):162.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