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1,Issue 6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6
Citations
8
Views
28 May 2025

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改革创新路径研究

德洪 胡1
Show Less
1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
RTED 2025 , 1(6), 101–103; https://doi.org/10.61369/RTED.2025060009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近些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催生了新业态、赋能新产业,加速了新质生产力形成,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新质发展演进,使得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此社会情形下,高职院校应该立足于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改革,提升专业教学实践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水平与专业素养的发展,将其培养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对此,本文首先阐述新质生产力特征,进而明确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的改革路径,以期为相关教育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Keywords
新质生产力
高职
电子信息类专业
改革路径
References

[1] 张军.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新时代高等教育力量[J].红旗文稿,2024(05):4-8+1.
 [2] 李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教育贡献:来自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10):11-14.
 [3] 陈梦,李树锋,金立标.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以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09):48-54
 [4] 祝智庭,戴岭,赵晓伟,等.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24,45(1):52-60.
 [5] 霍丽娟.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涵要义、运行逻辑和推进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12):3-11.
 [6] 徐建丽.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2024,23(31):73-76.
 [7] 黄正伟,李春,蒋玲.林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互联网周刊,2024,(21):46-49.
 [8] 王瑶.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研究与实践[C]//北京国际交流协会.2024年第五届教育创新与经验交流研讨会论文集.西南科技大
学;,2024:327-329. 
[9] 蒋敏兰,沈建国,赵翠芳,等.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J].高教学刊,2024,10(31):72-76.
 [10] 林永,刘晓霞,任燕.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四链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4,(19):197-200.
 [11] 胡燕清,葛建新.基于国产化技术“1+X”证书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4,(05):158-160.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