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2,Issue 1

Cite this article
34
Citations
56
Views
20 January 2025

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实践路径及策略研究

强 李1
Show Less
1 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现阶段制造业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正面临着“如何转、何时转、转什么、由谁来转”等一系列发展困境,本文围绕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问题,首先对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发展瓶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次针对制造业如何实现数智化转型价值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五维度四层次能力分析模型,最后给出了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路径以及数智化转型的策略及建议,通过本研究可为我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企业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Keywords
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转型发展瓶颈
五维度能力分析模型
转型实现路径
References

[1]陈瑾,李若辉.新时代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机理与升级路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2(06):145-152. 
[2]陈楠,蔡跃洲,马晔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动机、模式与成效---基于典型案例和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改革, 2022(06):37-53.
[3]孙晓华,张竣喃,李佳璇.市场型环境规制与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来自“排污权交易”的微观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41(01):90-109.
 [4]方健.数字化转型、宏观经济环境差异与股价崩盘风险[J].当代经济管理,2024,46(05):73-83.
 [5]罗序斌,黄亮.中国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升级水平测度与省际比较——基于“四化”并进视角[J].经济问题,2020 (12):43-52.
 [6]李晓华.制造业的数实融合:表现、机制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2022,38(05):42-54.
 [7]张虎,高子桓,韩爱华.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关联:理论与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 40(05):46-67.
 [8]李春发,李冬冬,周驰.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分析[J].商业研究, 2020(02):73-82.
 [9]李琦,刘力钢,邵剑兵.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绩效——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J].经济管理,2021 (10):5-23.
 [10]肖旭,戚聿东.数据要素的价值属性[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07):66-75.
[11]杨汝岱.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经济研究,2015,50(02):61-74.
 [12]王才.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1,43(03):34-42.
 [13]徐怀宁,董必荣.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23,45(07):44-53.
 [14]贺正楚,潘红玉.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03):103-110.
 [15]李廉水,石喜爱,刘军.中国制造业40年:智能化进程与展望[J].中国软科学,2019,(01):1-9+30.
 [16]郭爱美.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密度的时空分异特征[J].当代经济管理,2023,45(01):67-76.
 [17]周济.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J].企业观察家,2019,(11):54-55.
 [18]刘泽双,丁洁.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能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研究[J].软科学,2020,34(06):136-144.
 [19]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J].经济评论,2017,(03):4-16.
 [20]祁怀锦,曹修琴,刘艳霞.数字经济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基于信息不对称和管理者非理性行为视角[J].改革, 2020(04):50-64.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