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3
Fall 2025
农村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研究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农村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现状、适应难题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农村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心理适应性表现最差。农村籍大学新生面临的主要适应难题有:大学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校园活动本身无意义;社交“利益联系>感情联系”。而究其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家庭资本处于弱势地位;大学缺乏“过渡”教育;个体心态较为封闭。
[1]Birch SH,Ladd GW,Blecher-Sass H.The teacher-childrelationship and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Good-byes can build trust.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1997,36:438-448.
[2]吕素珍,程斯辉.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230-233.
[3]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方晓义,沃建中,等.《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02):95-101.
[4]冯廷勇,苏缇,胡兴旺,等.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6,(05):762-769.
[5]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方晓义,沃建中,等.《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02):95-101.
[6]陈梦渝. 家庭资本对父母教养行为的影响——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J]. 教育进展, 2021, 11(5): 1774-1791.
[7]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Greenwood Press, 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