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2
Fall 2025
民办高校辅导员艺术工作室建设探索
文章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为例,深入探索辅导员艺术工作室的建设问题。并重点阐述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背景、
功能定位、实践路径以及未来展望,旨在分析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可行途径,增强文化供给,培养五育并举的新时
代大学生。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符合高等院校切实履行好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是高等教育迅猛前进的必然结果。
[1] 李才栋.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723-725.
[2] 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8-9.
[3] 郭婷,范俊峰,韩超.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7(1).
[4] 李敏, 王文杰, 黄荟宇.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路径探析——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J]. 北京教育(德育),2017(06):59-61.
[5] 方晶. 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构筑高校辅导员成长共同体[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1).
[6] 杨鹤群.基于学生现实需求的高职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2019,18(02):46-49.
[7] 王淑华,曾琴,周蕾.文创产品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文化建设中的设计实践与作用——以“红耀青春”辅导员工作室为例[J].三角洲,2024(23):218-220.
[8] 王静芳,朱晓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与思考[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5(4): 80-85.
[9] 陈偲.“五育并举”视域下职业院校名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路径探析——以梧州职业学院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4(11): 261-264.
[10] 张娜, 尹发利 , 李权 . 浅议“大思政”视域下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 [J]. 吉林教育,2023(26):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