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5
Fall 2025
文化适应理论视域下辽宁城市外宣文本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在“讲好中国故事”战略与东北振兴背景下,辽宁省城市外宣文本的英译质量直接影响地域文化传播与国际形象建构。文化负载词作为辽宁地域文化的核心载体,其英译存在直译导致文化缺省、意译造成文化失真、地域特色适配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以文化适应论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与案例研究法,选取辽宁省政府官网、文旅宣传册、大连夏季达沃斯外宣材料中的典型文化负载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辽宁外宣文本中文化负载词英译以分离模式与同化模式为主,兼顾“文化保留”与“受众理解”的整合模式应用不足。据此提出针对性策略:物质类文化负载词采用“直译+ 文化补偿”,制度类采用“意译+ 属性限定”,精神类采用“释义+ 文化关联”。研究可为辽宁省城市外宣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同时丰富文化适应论在地方外宣研究中的应用。
[1] 张彩霞,郑海霞.河南外宣翻译策略与河南对外形象的传播 [J]. 新闻爱好者,2022 (5): 55-57.
[2] 吴文艳.外宣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原则与方法 [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6): 166-170.
[3] 魏俊玲.跨文化视域下黄河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外宣翻译 [J]. 中国出版,2022 (8): 56-59.
[4] 孙洁菡.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涉外旅游景点翻译 [J]. 贵州民族研究,2015 (12): 132-135.
[5] 桂小黎.功能对等视域下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 [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3 (3): 99-104.
[6] 包懿.全媒体时代城市海外形象宣传的英译策略 —— 评《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J]. 中国出版,2022 (12): 68-70.
[7] 龙玉红,符冬梅.译介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 [J]. 语言与翻译,2024 (1): 57-61.
[8] 王楠,姚爽,何晓茵.新媒体时代天津外宣翻译研究的新思路 —— 以《天津对外宣传创新研究》为例 [J]. 出版广角,2021 (9): 91-93.
[9] 杨芳.辽宁旅游外宣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俄译策略研究 [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3 (1): 112-116.
[10] 彭凤英.新时代外宣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翻译策略 —— 评《新时代对外宣传与翻译研究》[J]. 新闻爱好者,2022 (6): 92-94.
[11] 刘洋.跨文化视角下川菜文化的外宣翻译实践探索 [J]. 食品与机械,2024 (11): 249-252.
[12] 摆贵勤,赵佳佳.新疆旅游外宣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 —— 以《英文妙语说新疆》为例 [J]. 语言与翻译,2015 (2): 71-74.
[13] 陈芳.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过程研究 —— 评《外宣翻译译者主体性能力范畴化研究》[J]. 新闻爱好者,2023 (2): 94-96.
[14] Berry, J. W.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Current Approach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5]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16] 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Z].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