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9
广西河池地区毛南族“欢条”音乐元素改编钢琴作品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欢条”起源于毛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生活方式孕育了“欢条”这一音乐形式。当今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各民族文化都在寻求更广泛的传播与发展空间,这为将“欢条”音乐元素改编成钢琴作品提供了时代背景。改编钢琴作品以独特方式表达毛南族文化内涵。借助现代作曲技法与现代钢琴演奏技术的融合,作品得以广泛传播,让毛南族文化内涵触达更庞大的受众群体。研究该音乐形式创作的钢琴作品,能为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1]吴梓汇.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钢琴作品民族化发展研究[D].中北大学,2024.DOI:10.27470/d.cnki.ghbgc.2024.001216.
[2]张微.广西壮族民歌改编为钢琴作品的表现技法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4,(08):84-86.
[3]张云鹤.浅析王建中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J].黄河之声,2023,(10):24-27.DOI:10.19340/j.cnki.hhzs.2023.10.004.
[4]陈曼.中国钢琴作品中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23.DOI:10.27118/d.cnki.ghesu.2023.001503.
[5]王钧怡.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中的民族音乐元素[D].哈尔滨音乐学院,2023.DOI:10.27985/d.cnki.ghryy.2023.000065.
[6]李晓婷.张朝钢琴作品中改编技法的分析与运用[D].北方民族大学,2023.DOI:10.27754/d.cnki.gbfmz.2023.000273.
[7]吴雅娟.中国女性作曲家钢琴音乐创作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2.DOI:10.27230/d.cnki.gnmsu.2022.001008.
[8]张阿茹.类型学视域下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表现手法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22.DOI:10.27738/d.cnki.ghnkd.2022.000451.
[9]刘帅.广西壮族歌曲改编为钢琴作品的表达技法透视[J].戏剧之家,2021,(36):74-75.
[10]廖园园.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钢琴艺术中的体现探讨[J].大观(论坛),2021,(0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