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9
基于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大学生劳动观培育对策分析
本文通过调研川渝地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分析当代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角,剖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思政课中劳动培育内容的特点与衔接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劳动实践体系、创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培育路径,并进行试点应用与优化,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掌握劳动能力,培育劳动精神,同时加强思政课程改革。
[1] 林烨英.“农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理路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6(06):40-43+57.
[2] 高婷婷,赖韵臻.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观的价值及路径[J].求贤,2024,(10):52-53.
[3] 余惠婷.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效果提升策略研究[J].世纪桥,2024,(20):78-85.
[4] 李晓颖.马克思劳动幸福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审思[J].文教资料,2024,(20):78-81.
[5] 李永贺.实践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J].三角洲,2024,(29):171-173.
[6] 吴颖芳.精准思政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4,26(04):70-75.
[7] 贾琦,李红旭.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时代报告,2024,(09):152-154.
[8] 乌仁格日乐,庞立东.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4,22(05):19-23.
[9] 许鹏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知识文库,2024,40(17):163-166.
[10] 吴晓莹.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4,(05):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