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14 April 2025

“两个结合”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协同发展问题与路径探究

天祺 魏1
Show Less
1 黑龙江大学, 中国
ECE 2025 , 1(3), 23–25; https://doi.org/10.61369/ECE.2025030004
© 2025 by the Author(s).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经济社会根源深厚,而且思想认识与实践基础也较为扎实,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教条主义与怀疑主义对其发展极为不利。马克思主义应用于我国时,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协同的方式,纠正教条主义与怀疑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三者紧密相连,且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三者的协同推进,不可只注重其中一部分。“两个结合”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这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更加稳固。本文以“两个结合”为背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协同问题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Keywords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协同问题
References

[1] 罗馨.“两个结合”: 坚持和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路径及其原则要求[J]. 渤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6(01):32-41.
[2] 林巧萍. 新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弘扬实事求是传统, 持续做好“两个结合”[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6(01):1-6.
[3] 周鹏, 王晓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结晶—— 基于“两个结合”的视角[J]. 民族论坛,2023,(03):24-32.
[4] 薛庆超.“第二个结合”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J]. 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7(04):60-79.
[5] 赵路强.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相结合”——基于理论前提、历史考察与方法启示的视角[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2,23(02):57-65.
[6] 郝晓凤, 邓永禄. 思想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协同推进—— 评《思想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教育发展研究,2024,44(19):2.
[7] 方师敏, 郑青. 红色翻译推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的哲思[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3,44(05):1-6.
[8] 黄智春.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协同推进[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3,22(05):102-110.
[9] 俞科, 梁玉春. 以情感建构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认同:价值意蕴、逻辑理路、实践路径[J]. 重庆社会科学,2023,(07):106-123.
[10] 郭连云, 张彩丽. 三重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再思考[J]. 攀登,2023,42(02):1-10.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