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3
Fall 2025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及阈值分析
本文系统分析了黑龙江省地下水开发的现状,揭示了地下水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效应。通过整合遥感解译、模型模拟(如 MODFLOW)等技术,构建了包含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对大庆、三江平原等典型区域进行生态环境效应定量评价。基于理论推导、历史数据和模型模拟,识别了不同生态效应的阈值,并通过多目标优化模型完成区域开发阈值综合评估。研究旨在为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平衡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1] 张立杰.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综合技术体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4):41-43.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1.04.012.
[2] 李佳鸿. 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2016.
[3] 李代福, 陈建伟, 孙化江等.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地下水,2008,30(4):68-70.DOI:10.3969/j.issn.1004-1184.2008.04.024.
[4] 孙化江, 李洪文, 叶凤等.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2):90-93.DOI:10.3969/j.issn.1003-8035.2001.02.020.
[5] 缪晓宇, 郭昂青.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主要问题及对策[J].地质与资源,2010,19(2):105-108,133.DOI:10.3969/j.issn.1671-1947.2010.02.005.
[6] 于汪洋, 杨淼. 哈尔滨市地下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17(3):61-62.DOI:10.3969/j.issn.1006-7175.2011.03.024.
[7]孙雷, 耿鸿江. 浅析哈尔滨市超采区变化情况[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7):143-146.DOI:10.14122/j.cnki.hskj.2018.07.047.
[8] 丛璐. 松嫩平原(黑龙江)地下水动态特征及超采区评价研究[D]. 吉林大学,2017.
[9] 孙香泰, 孙博文.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下水超采区分析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05):1-4.DOI:10.14122/j.cnki.hskj.2016.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