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6
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作用机理
当前,我国制造业产业链面临多重挑战,全球化分工深化导致产业链环节增多、跨国协作复杂度上升等外部风险,使得产业链稳定性受到严峻考验。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存在“卡链”“脱链”“断链”风险,充分表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工作刻不容缓。新质生产力以技术创新为内核,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效能跃升,并催生新兴业态,成为适配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形态。在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产业链韧性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利用2012—2022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工具,实证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作用路径及其影响效果。
[1] 陈秀英,刘胜,沈鸿.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提升新质生产力[J].新疆社会科学,2024,(04):1-7.
[2] 郭朝先,陈小艳,彭莉.新质生产力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4):1-15.
[3] 任保平,豆渊博.新质生产力: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4,40,(03):5-16.
[4] 刘志彪.产业链现代化的产业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19,(12):5-13.
[5] 王珏,王荣基.新质生产力:指标构建与时空演进[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37(1).
[6] 黄亮雄,林子月,王贤彬.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基于出口产品议价能力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3,(2):74-92.
[7] 袁航,朱承亮.国家高新区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8,(8):60-77.
[8] 刘鑫鑫,韩先锋.人工智能与制造业韧性:内在机制与实证检验[J].经济管理,2023,45(11):48-67.
[9] 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22,(05):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