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不平等理论视角下的当代社会经济不平等问题研究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不平等理论,深入探讨了当代社会经济不平等的根源、表现、影响及解决路径。文章指出,私有制是经济不平等的根源,市场机制在促进效率的同时加剧了不平等,而阶级斗争则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当代社会经济不平等表现为贫富差距扩大、就业机会不平等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这些不平等现象不仅导致社会不稳定与冲突,还影响社会福利和道德文化价值观。为解决经济不平等问题,文章提出消灭私有制、加强工人阶级团结、实施有效政策调控、推动全球合作与共同发展以及倡导公平贸易与劳动权益保护等路径。这些措施旨在从根本上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制度根源,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
[1]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 王峰明.悖论性贫困:无产阶级贫困的实质与根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6):71-7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安德里亚·里奇,严杰华.全球化时代的不平等交换[J].政治经济学报,2023,28(03):153-178.
[6] 薛稷,郝晨玮.审思G.A. 科恩社会主义平等理论的逻辑、原则及价值[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9):5-17.
[7] 魏逸文.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兰州大学,2023.
[8] 程恩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01.554.
[9] 唐亮.机会不平等、人力资本水平与农户相对贫困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22.
[10] 张晓明,王豪.《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性批判及其当代启示[J].创新,202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