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3
Fall 2025
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创新研究——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在“三全育人”理念深化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共青团育人模式创新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议题。本文基于协同理论,剖析共青团协同育人在政治引领、产教融合、数字变革维度的特殊价值,提炼对象广泛、方式多样、过程协同、效果直接的核心特征,进而从“双循环”驱动校内校外资源整合、“四维协同”激活多元主体效能、“价值共振”凝聚育人目标共识三方面构建实践策略。
[1]蔡志鹏,王结义,王结春. 高校共青团干部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构建理路 [J]. 青少年学刊,2022, 1: 29-33.
[2]邢菁,刘成斌.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路径探析 [J].三晋基层治理,2022, 2: 71-74.
[3] 刘眉,沈新华,唐开鹏. 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共青团活动创新探究 [J].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21, 25(4): 48-50.
[4] 鞠恒学. 青年思政教师与共青团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 45: 88.
[5] 范烨. 基于共青团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团教协同育人研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 34(16): 105-106.
[6] 邱岚. 高职院校共青团“三维一体”协同育人路径探析 [J].广西教育,2020, 19: 48-49.
[7] 管虹. 协同育人:“三个结合”推动共青团第二课堂 [J].中国共青团,2020, 19: 32-33.
[8] 谭颖. 高校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实证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J]. 法制与社会,2019, 33: 202-203.
[9] 周学智,王子安,高思航. 高校共青团改革视域下党团班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 [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 5: 75-77.
[10] 郭凤臣 ,张雷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共青团创新工作载体策略研究 [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