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1,Issue 2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15
Download
47
Citations
261
Views
20 March 2025

基于“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模式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晓峰 马
Show Less
1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VDE 2025 , 1(1), 25–27; https://doi.org/10.61369/VDE.10242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高等教育一直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模式已成为当今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在这个信息时代,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变得愈加迫切,而这一培养路径的研究正是我们探讨的主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模式的内涵、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以及现实中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提出创新的对策。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为高校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Keywords
“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模式
高校
应用型人才
培养
路径
References

[1] 李冠杰.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陕西教育( 高教),2022,(07):53-55.
[2] 田双.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西青年,2021,(07):58-59.
[3] 吉晓香.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高校计算机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与实践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3):120-121+124.
[4] 徐姗姗.产学研一体化视角下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0,(03):33-37.
[5] 张妍,覃丽君,王慧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问题与发展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06):36-40.
[6] 王桥,刘言,李玉芝,等.协同育人模式下“食品毒理学”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J].农产品加工,2024,(11):133-136.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24.11.031.
[7] 刘巧芝,连雅丽.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协同培养路径优化研究[J].大学,2024,(31):103-106.
[8]杨丹丹.高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协同创新机制探索[J].就业与保障,2024,(09):19-21.[1]余长杰.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企业,
2024,(09):158-160.
[9] 王琦, 孟繁锦.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对策研究——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J/OL].前沿,1-12[2025-01-02].https://doi.org/10.14129/j.cnki.
forwordposition.20241226.002.
[10] 宋丹丹.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产学研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汽车维修技师,2024,(24):84-85.
[11] 姚燕青,刘建伟,郭华,等.面向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隐私安全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24,(12):129-133.DOI:10.16512/j.cnki.jsjjy.2024.12.047.
[12] 黎舒婷.基于产学研联盟的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成才之路,2024,(34):17-20.
[13]尹劲松.产学研合作下的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C]//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202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重庆能源职业学院;,2024:2.
DOI:10.26914/c.cnkihy.2024.041320.
[14] 蔡炳育.基于产学研联盟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4,27(11):166-167.
[15] 张凯霖.校企合作背景下金融保险课程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学周刊,2024,(31):1-4.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4.31.001.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