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9
Fall 2024
S区中小型河流排污口风险管理研究
本研究针对S区中小型河流排污口管理问题,基于污染溯源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排放方式、污水性质、污水排放量3项准则层及11项指标的风险量化评价体系。通过对53个排污口的风险评估,提出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包括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和开发协同管理平台,实施后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河流水质指标得到改善,污染响应加快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1] 朱雪君.跨界流域协同治理的地区探索——基于嘉兴市秀洲区水域联防联治的案例分析[J].江南论坛,2023,(11):54-58.
[2] HJ91.2-202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生态环境部.2022.
[3] 刘军政,犹伟,祁芸泉,等.基于AHP的省界缓冲区监管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水力发电,2019,45(03):1-4+32.
[4] 郎劢贤,李禾澍. 流域统筹区域协同河湖管理机制构建——以长三角和川渝地区跨界河流联防联控为例[J]. 中国水利, 2022(20): 55-57.
[5] 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 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5): 148-153.
[6]罗英智.宜宾三江新区城市污水协同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23.DOI:10.27342/d.cnki.gscdu.2023.000751.
[7]刘宋瑄,毛春梅.农村水污染治理相关政策工具优化策略——以河北省为例[J].四川环境,2023,42(06):180-186.DOI:10.14034/j.cnki.schj.2023.06.027.
[8]刘延美,余强.试论协同理念下水环境治理机制的创新策略[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24):168-169+172.DOI:10.20025/j.cnki.CN10-1679.2023-24-57.
[9]丁瑞,孙芳城.水环境治理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基于河长制实施的准自然实验[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3,32(12):2598-2612.
[10]雷新财,柏沁含,罗业宽.城市污水处理厂联合调度系统规划研究——以惠州仲恺高新区为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3,41(04):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