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12
Fall 2024
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关于平等的思想及其方法论启示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分析伦理观念的先验主义方法,明确表明了考察伦理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详细分析了平等观念的历史演变,阐述了现代政治平等观的形成过程,提出平等的政治权利上升为国家合法性的标准、平等成为正义的表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此基础上,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同样也伴随着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并进一步要求将这种平等在社会的、经济领域中实行。恩格斯的思想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具有方法论启示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资本论》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德]E. 杜林:《哲学教程—— 严密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M]. 郭官义、李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 英] 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 曾晓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 英] 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M]. 廖申白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6] 罗国杰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2.
[7] 张宇, 谢地, 任保平, 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4 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8]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M]. 冯克利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