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2,Issue 12

Fall 2024

Cite this article
6
Citations
33
Views
20 December 2024

边缘城市的认知地位与交通网络的协同效应研究—— 以河北张家口为例

曜全 游1
Show Less
1 同济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中国
SE 2024 , 2(12), 45–51; https://doi.org/10.61369/SE.12531
© 2024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边缘城市因地理位置与资源限制常被置于区域心理地图的边缘地带,其认知地位弱化不仅影响自身功能发挥,也制约区域协同发展。以河北张家口为案例,通过文献分析、深度访谈与现场观察,探讨交通网络优化对边缘城市认知地位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京张高铁的开通在缩短心理距离与强化区域连通性的同时,通过媒介报道和信息传播扩散,为张家口构建了更具识别度和现代性的城市形象。高铁站作为新地标在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的心理地图中发挥显著影响,其与传统文化地标的并存与平衡,体现了城市认知从历史文化向现代功能转型的多元动力。交通网络所提供的时空压缩效应与符号赋能,不仅帮助张家口突破了心理边界的束缚,也为边缘城市在区域格局中实现认知地位升级和协同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Keywords
边缘城市
城市传播
认知地位
交通网络
心理距离
张家口
References

[1] 陈龙, 张柠, 邓建国, 等. 城市何以有情:媒介视角下的“城市— 情感”路径[J]. 探索与争鸣,2023,(07):4+177.
[2] 毛咸, 段卫斌, 宋晓. 边缘城市“文化遗留物”的转译与思考[J]. 工业设计,2023,(06):114-116.
[3] 王衍.“边缘城市”结构视角下的深圳分散空间初探[J]. 世界建筑导报,2023,38(02):30-33.
[4] 苏伟忠. 大都市边缘区城镇用地格局动态变化-- 以南京市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2006,(3).
[5] 吴良镛, 刘健. 城市边缘与区域规划-- 以北京地区为例[J]. 建筑学报.2005,(6).5-8
[6] 朱小地. 北京边缘住区发展的问题研究[J]. 建筑学报.2005,(6).9-12.
[7] 朱辉煌, 蒋廉雄, 吴水龙, 等. 基于消费者心理认知的城市形象属性构面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9,16(04):117-121.
[8] 周青峰, 刘苏, 王耀武.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关系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8, 40(4): 100-106.
[9] 吴韬, 严建伟.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度量及评价——以天津市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0, 36(1): 75-81.
[10] 庄宇, 张灵珠. 站城协同: 轨道车站地区的交通可达与空间使用[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6: 75-76.
[11] 周艺南, 李保炜. 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 以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24,31(07):16-20.
[12] 夏田, 程瑞雪, 王琬. 万里茶道背景下京张铁路IP 文创设计探究[J]. 当代美术家,2024,(02):110-120.
[13] 张丹. 从京张铁路的历史演变看中国铁路文化和铁路精神[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10):278-279.
[14] 王鑫. 情感与空间:城市灵韵与流动性[J]. 探索与争鸣,2023,(07):18-20.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