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2,Issue 11

Fall 2024

Cite this article
1
Download
10
Citations
46
Views
20 November 2024

论《时时刻刻》中的女性意象

子焓 于
Show Less
1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SE 2024 , 2(11), 106–108; https://doi.org/10.61369/SE.12086
© 2024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电影《时时刻刻》由史蒂芬·戴德利执导,改编自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同名小说。迈克尔·坎宁安以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为蓝本创作的《时时刻刻》,通过女性主义叙事揭示了意识觉醒的渐进性。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影片中水与花的意象分析,而对蛋糕、鸟、药等元素的女性主义解读尚显不足。本研究通过对意象的深入剖析,揭示女性角色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与自我觉醒。同时提出克拉丽萨·沃甘看似自主的“买花”行为实为性别孤僻的隐喻,围绕女性死亡、身份解构及伦理困境展开分析,阐明女性价值实现的多元路径。

Keywords
《时时刻刻》,电影符号,女性意象
References

[1] 刘须明,郭束怡.《时时刻刻》: 由小说到电影的艺术转换[J].艺术百家,2012,28(03):189-192.
[2] [ 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张唤民、陈伟奇、林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年,第148 页.
[3] 吕荷英.《时时刻刻》与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J].电影艺术,2003, (04): 119-122.
[4] 金丹元、曹琼:《女性主义、女性电影抑或是女性意识——重识当下中国电影中涉及的几个女性话题》,《社会科学》2007年第12 期,第173 页.
[5] 李英然.黛玉葬花:《红楼梦》诗意叙事的深度开掘[J].红楼梦学刊,2012,(01):28-43.
[6] [ 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郑克鲁译:《第二性》[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年版,第 33 页
[7] 程锡麟.天使与魔鬼—— 谈《阁楼上的疯女人》[J].外国文学,2001, (01): 72-78.
[8] 汪民安.权力[J].外国文学,2002,(02):81-89.DOI:10.16430/j.cnki.fl.2002.02.013.
[9] 李娟.转喻与隐喻—— 吴尔夫的叙述语言和两性共存意识[J].外国文学评论,2004,(01):17-24.
[10][瑞士]皮亚杰.皮亚杰学说及其发展[M].陈孝禅,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21.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