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9
高校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体系化建设路径与实践创新研究
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虚拟仿真资源的体系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路径。本文围绕体系化建设的内涵与价值展开论述,指出其在资源整合、教学改革与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资源慕课化、平台化整合、模块化设计三方面提出实践路径;探讨产学研协作、校际共享、理论与实践融合等共建机制,并强调师资队伍是建设的关键支撑。未来,随着数字技术持续发展,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体系将深度嵌入教育生态,助力高校实现教育现代化转型。
[1]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R]. 2022.
[2]佚名. “基于VR头显的虚拟仿真教学平台.”, CN221327190U. 2024.
[3]杨阳, 孙皓月, and 秦晓慧.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网络安全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构建.” 科技资讯 22.13(2024):189-192.
[4]苟小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研究. Diss. 成都理工大学, 2023.
[5]毋建军.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计算机智能应用技术专业群实训模式研究.” 中国新通信 26.11(2024):86-88.
[6]陈冲. “高校教育结合虚拟仿真技术的探索与创新应用.” 艺术科技 37.15(2024):69-71.-25.
[7]刘利 孙佳铭. “高校虚拟仿真实验课堂的评价体系设计研究.” 科教导刊 33(2024):30-32.
[8]张平昕 罗琼 刘梅 宁思华 孔亚妮. “依托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构建一体化教学实践平台的应用研究.” (2024).
[9]乐润信息. 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 百度百科, 2020.
[10]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应用调研报告》[R].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