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1
Fall 2025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蒙古民歌数据化与可视化研究
蒙古民歌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精神世界。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
加快和传统文化的变迁,蒙古民歌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严峻挑战。在数字人文的视角下,对蒙古民歌进行数据化整理
与可视化表达,不仅能够有效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为研究其多维文化内涵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通过探讨蒙
古民歌的数据化与可视化技术实践,分析其在文化传承、学术研究及社会传播中的价值与意义,尝试构建一套数字人
文背景下蒙古民歌研究的创新路径。
[1] 赵博. 基于传承人的蒙古族长调民歌非遗建档保护研究[J].档案管理,2020,(01):54-56.
[2] 莫希叶乐. 蒙古民歌《老人与鸟》交变体比较研究[J].内蒙古艺术,2023(5):99-106.
[3] 陈洁. 分布式壮族民歌资源库之系统设计构想[J].音乐创作,2017,(12):125-127.
[4] 刘少峰. 蒙古族长短调民歌的艺术特点分析—— 以《森吉德玛》为例[J].黄河之声,2023,(20):18-21.
[5] 郎玉鸽. 清代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本土化传播[D]. 内蒙古大学,2016.
[6] 杨叶.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新疆民族音乐传承发展[J].黄河之声,2017(15):83.
[7]陆伟, 王嘉豪.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皖西民歌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20,42(06):78-82.
[8] 黄正泉著. 文化生态学(上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9] 全根先. 口述史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员的视角[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10] 薛文婷. 关于我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的思考[D]. 东北师范大学,2010.
[11] 张杨. 文化旅游视角下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开发与传承[J].戏剧之家,2023,(32):76-78.
[13] 李鹏. 关于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和管理的思考—— 以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例[J].参花( 上),2020,(01):100.
[13] 科尔沁, 阿拉坦仓. 蒙古民歌的艺术特点[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6.
[14] 李金静, 赵红. 非遗视角下广西仫佬族古歌文化品牌与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J].品牌研究,2022,(8):254-256.
[15] 陈晓鹏. 蒙古族民歌的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研究—— 以长调为例[J].音乐创作,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