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2,Issue 1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1
Download
18
Citations
85
Views
14 January 2025

数智赋能驱动下“产教数智共创”模式的职教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研究
——以五金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例

笑 韩1 剑 韩2
Show Less
1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中国
2 桂林师范学院, 中国
SDME 2025 , 2(1), 11–14; https://doi.org/10.61369/SDME.12580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本文聚焦于数智赋能驱动下 “产教数智共创” 模式下的职教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创新。通过剖析智能化转型背景下高技能人才面临的新要求、传统职教高考制度与产业数字化需求的脱节状况,以及数智技术对五金建设和职教高考制度的赋能潜力,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明确了研究的学术与应用价值。研究内容涵盖对现实困境的诊断、模式创新的探索以及实施策略的制定,重点在于探寻 “产教数智共创” 新模式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实践,难点则在于精准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重构相关制度运行体系与培养流程等。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构建一套契合职业教育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体系。

Keywords
数智赋能
产教数智共创
职教高技能人才
培养制度创新
References

[1] 车延龙. 高等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J]. 辽宁开放大学学报,2023(03).
[2] 叶华. 新时期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研究》[J]. 领导科学,2022(09).
[3] 陆宇正; 汤霓.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路径[J]. 教育与职业,2022(09).
[4] 张静.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职双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经济研究导刊,2022(08).
[5] 周详, 王小梅, 刘植萌. 中国职业教育的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2023 年全国高校职业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4,(07):95-108.DOI:10.16298/j.cnki.
1004-3667.2024.07.14.
[6] 霍国宏.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4(04).
[7]董自稳. 将新质生产力融入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J]. 当代广西,2024(09).
[8] 姜晓丽; 袁基瑜; 于灥. 数智化赋能职业教育新质人才培养: 意蕴、挑战与进路[J]. 成人教育,2025(04).
[9] 史秋衡; 陈琼. 高等教育推进“三融”的路径依赖与改革路向[J]. 中国高教研究,2024(05).
[10] 张鹏; 杨聚鹏; 秦莉红. 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职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意涵、逻辑与进路[J]. 教育与职业,2024(09).
[11] 肖纲领; 李政. 嵌入式评价: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评价的新范式[J]. 教育与职业,2024(09).
[12] 潘海生; 杨影.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角色使命与责任担当[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10).
[13] 全守杰; 张惠冰. 技术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多元能力结构与培养路径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24(11).
[14] 徐翔; 李帅臻; 李涛.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逻辑、机理与路径[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4(06).
[15] 周中元. 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究[J]. 中国就业,2024(12).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