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4
Fall 2024
基于同态加密的金融科技平台多机构联合风控模型与数据主权博弈分析
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催生了多机构协同风控的迫切需求,但数据主权的法律约束与隐私泄露风险严重制约了跨机构数据共享的可行性。在《数据安全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框架下,金融机构需在风险联防联控与数据资产保护间寻求平衡。传统联合建模方法因依赖明文数据交互或中间参数传输,难以规避隐私泄露与主权争议,而全流程密文计算技术成为破局关键。本文聚焦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态加密的多机构协同风控框架,并引入动态博弈模型解析数据主权博弈的均衡路径。
[1] 白昌易, 芦彦清, 韩苗苗. 金融科技平台监管的演化博弈研究[J].科学决策,2024,(02):132-142.
[2] 宋华, 韩思齐, 刘文诣. 数字化金融科技平台赋能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基于信息处理视角的双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024,36(01):264-275.
[3] 杨拥军. 金融科技平台公司的正反面[J].中国外资,2024,(02):90-92.
[4] 南曦. 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商业模式及服务效能比较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23.
[5] 吕军. 基于人工智能的金融科技平台欺诈风险管理研究[D]. 北京邮电大学,2023.
[6] 陈小萌. 基于同态加密的多源数据密态计算协议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3.
[7] 余致远. 金融科技平台特质、风险与监管研究[D]. 北京邮电大学,2022.
[8] 方渟, 郑珂, 张津菲, 等. 国内金融科技平台运作模式特点、风险及监管探讨—— 基于案例法[J].中国商论,2021,(22):95-100.
[9] 江奕. 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运行模式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2021.
[10] 季成, 叶军. 金融科技平台的风险及管理框架[J].河北金融,2019,(09):19-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