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3
Fall 2024
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常州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研究
当前,常州在实现工业现代化同时,也面临着农业衰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现实。为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健全常州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实现共同富裕。本文基于常州地区城乡人口、土地要素分布情况比较分析,发现常州市各地区生产要素分布存在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不平衡。为预防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需要政策支持推动城乡各类要素高质量融合,同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实现常州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1] 李卓异,陈红宇.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平台助力农村经济深度发展路径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12):37-40.
[2] 杜志雄,陈文胜,陆福兴,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笔谈)[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51(03):10-26.
[3] 刘金凤,刘瑞明,石阳.从“半城市化”到“城市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教育推动机制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40(09):138-156.
[4] 程宪波,高根红,刘琼,等.快速城镇化地区的耕地撂荒空间格局、影响机理与治理路径[J].农业工程学报,2022,38(24):218-227.
[5] 魏守华,杨阳,陈珑隆.城市等级、人口增长差异与城镇体系演变[J].中国工业经济,2020,(07):5-23.
[6] 王金花,陈亚伟.城乡融合背景下苏南地区订单农业模式优化发展研究—— 以镇江市区为例[J].《规划师》论丛,2022,(00):93-100.
[7] 肖登辉,黄祥瑞.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民受教育权的法治保障[J].中国农村研究,2022,(02):252-268.
[8] 吕一清,张东升.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J].理论导报,2022,(12):26-28+30.
[9] 黄奕忠.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重点战略全力服务龙江乡村振兴[J].黑龙江金融,2022,(S1):25-27.
[10] 唐浩,陈奕沙,李明贤.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约束、模式和出路[J].农村金融研究,2022,(0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