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4
Fall 2025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动态演进、区域差异与经验启示——以苏浙沪粤为例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其获奖项目的动态演进与区域差异反映了我国创新生态的演变趋势。本文以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四地为例,分析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在技术领域、融资能力、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动态特征,揭示区域创新资源的配置差异与政策驱动效应,并提出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的启示。研究表明,苏浙沪粤获奖项目呈现“技术迭代加速、资本赋能强化、产业融合深化、区域协同融合化、政策工具精准化”的演进规律,区域分化显著,江苏以高端制造为核心,浙江聚焦消费科技,上海深耕生物医药,广东领跑电子信息。差异根源在于资源禀赋与政策工具的适配性——江苏依托高校与国企研发资源,浙江发挥民企市场灵敏度,上海借力国际化要素枢纽,广东强化政策响应速度。四地通过不同的政策工具和创新资源互动机制,推动了获奖项目的快速发展和区域创新生态的优化。其经验启示在于,优化全国创新生态需要政策精准滴灌、强化赛后服务链条、推动区域差异化发展,以激发全国创新潜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1] 陈邦平,李丽娜,陈佳琪.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创新创业大赛作用机制及成效——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06):236-242.
[2] 陈邦平,李丽娜.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地方赛区的经验做法及其对广东的启示[J].广东科技,2023,32(05):60-63.
[3] 徐军,刘立华.基于双创背景的创新创业大赛功能机制研究——以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2):49-51.
[4] 徐军,吴刚,刘立华.创新创业大赛的成效、预期与推进——基于中国双创大赛(广东赛区)数据与经验[J].广东经济,2016,(12):65-70.
[5] 陈邦平.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优秀参赛企业培养模式构建[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8,2(06):38-43.
[6] 樊敏,温欣言.基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中国创新挑战赛机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3,44(05):1-3.
[7] 刘春娟.基于区位熵的省级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特征研究——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为例[J].新西部,2024,(05):177-183.
[8] 刘春娟.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代评政策效应——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为例[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4,38(03):124-128.
[9] 刘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J].财务与金融,2018,(04):54-57.
[10] 刘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培育模式研究——基于2020年湖南赛区参赛企业信息数据的思考[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2):109-112.
[11] 刘立华,武勇,徐军.创新创业大赛获胜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8):46-49+81.
[12]刘杨,常进,易宏,等.创新创业比赛制度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为例[J].云南科技管理,2018,31(02):10-14.
[13] 闫莹,鲍栎月,王仰东,等.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技术经济,2018,37(09):73-79.
[14] 张晓南,王兆亮,安丙俭.打造山东特色赛事助力企业快速成长——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技产业,2022,(10):26-28.